琵琶之怨 琵琶怨什么意思

最后更新 :2024-09-19 11:28:39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琵琶之怨,琵琶怨什么意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抱怨的古文
  2. 怨郎词原文
  3. 琵琶最好听的10首歌
  4. 荷花 琵琶 古诗
  5. 十面埋伏琵琶曲出处
  6. 琵琶怨什么意思

一、抱怨的古文

1、抱怨有关古文,例如:“单于夜半末归庭,昭君空抱琵琶怨,泪雨湿花香满面。”

2、北风猎猎衰草黄,边马壮健边人强。马嘶风劲角弓响,射断天边鸿雁行。

3、惊沙乱起愁云变,人马相闻不相见。单于夜半末归庭,昭君空抱琵琶怨,泪雨湿花香满面。

4、作者简介:周是修(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

二、怨郎词原文

1、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2、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3、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杆。

4、九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

5、五月石榴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6、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7、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三、琵琶最好听的10首歌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堪称曲中经典。乐曲内容的壮丽辉煌,风格的雄伟奇特,在古典音乐中是罕见的。垓下决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战役。琵琶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向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感人的古战场画面。

《大浪淘沙》是华彦钧(阿炳)创作的一首琵琶独奏曲,乐曲表现了作者对不平人世的无限感慨及对命运的态度。

琵琶独奏曲《昭君出塞》由华彦钧(阿炳)传谱。乐曲通过刻画昭君出塞时的情绪变化,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无限感慨。

《霸王卸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这首曲子取材与《十面埋伏》一样,也是描述垓下之战,同样是采用章回式结构,但立意不同。《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所以乐曲高昂,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所以乐曲沉闷悲壮。

《塞上曲》是一首传统琵琶大套文曲,此曲描写王昭君对故国的思念,哀怨惆怅,凄楚缠绵,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弹奏上强调左手的推、拉、吟、揉及擞音、带起等技法,使旋律更显得委婉柔美。描述此曲最贴切的一句诗莫过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

《夕阳箫鼓》又名《浔阳夜月》、《浔阳琵琶》或《浔阳曲》,为琵琶曲文曲中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夕阳箫鼓》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雅致优美,此曲最迟在十八世纪就流传在江南一带。

《阳春白雪》亦名《阳春古曲》,简称《阳春》,是一首广泛流传的优秀琵琶古曲。其质朴而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人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大自然充满无限感情的精神气质。全曲呈现出一种明亮的色调。

8.《月儿高》又名《霓裳羽衣曲》

月儿高是一首著名的中国古代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所作年代及作者均不详,相传为唐玄宗所作,其产生背景与《霓裳羽衣曲》酷似。现存最早谱本是明代嘉靖年间的琵琶谱手抄本《高和江东》中的一曲,清嘉庆年间蒙族文人荣斋所编的《弦索备考》中亦收录此曲。1818年,琵琶演奏家华秋萍先生把它编入他的《琵琶谱》当中,这个版本也是最初的刊印版本。后李芳园在编印《南北派十三大套琵琶新谱》时,根据此曲的风格及特点与白居易诗《霓裳羽衣舞》中所描述的情节相似,故更名为《霓裳羽衣曲》。

《月儿高》主要描述月升到西沉的过程,全曲华丽缠绵,极具舞蹈性,描写了月亮从海上升起直到西山沉没这一过程中的种种景色和意韵。整个画面银光灼灼,诗意朦胧,令人迷醉。全曲共分十二段。

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中有诗云:“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原注:“《海青拿天鹅》,新声也”。表明这首乐曲在元代已出现,是现今所知流传年代最久的琵琶曲。

海青亦名海东青,是雕的一种,猎人用它来捕猎天鹅等鸟类。此曲描绘勇猛的海青在天空与天鹅交锋,经过激烈的搏斗,将天鹅击落的情景,反映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狩猎生活。此曲在明代简称《拿鹅》,明代琵琶名手张雄以善弹此曲著名。

10.《彝族舞曲》《彝族舞曲》是一首有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极其抒情的乐曲,它用音乐描述出一幅山野风情的画卷

四、荷花 琵琶 古诗

1、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杨果〔元代〕

2、采莲湖上棹船回,风约湘裙翠。一曲琵琶数行泪,望君归,芙蓉开尽无消息。晚凉多少,红鸳白鹭,何处不双飞。

3、荷花湖上,采莲女子划船返回,晚风轻轻把那翠绿裙儿吹得紧紧裹住身体。江上突然传来衰怨的琵琶声,引得人伤心流泪。盼着远方的人归来,可是荷花都开过凋谢了还没有消息。傍晚时分有多少凄凉的心事涌上心头,看那鸳鸯、白鹭,随时随地哪有不双宿双飞!

五、十面埋伏琵琶曲出处

1、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又名《淮阴平楚》、《楚汉》。它以刘邦、项羽垓下之战为主题,运用琵琶特有的技巧,令无数听众的心灵为之震撼,如今已成为世界名曲。遗憾的是,这一杰作却不知出自谁人之手。

2、有关这首琵琶大曲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王猷定的《四照堂集·汤琵琶传》。传中有人称“汤琵琶”的汤应曾(约1585~1652年)弹奏琵琶曲《楚汉》的详细记载:汤氏“所弹古曲百十余曲……而尤得于《楚汉》一曲。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自刎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其感人如此。”

3、有人将《十面埋伏》首段旋律与维吾尔族北疆《古典歌曲》第7套第5曲作了比较,发现两者的调式、骨干音、终止式和气质十分相似,因而认为《十面埋伏》吸收了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的精华。而汤应曾确曾到过嘉峪关、张掖、酒泉等西北战场,具备了创作《十面埋伏》的条件。但是,与汤应曾过从甚密并结为知己的王猷定在《汤琵琶传》中,并未说汤创作《十面埋伏》,而将《十面埋伏》列入“古曲”一类。

4、有人认为,许多琵琶古曲都是出自民间,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演练才日趋成熟甚或达到炉火纯青境地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十面埋伏》可能就是如此。看来,《十面埋伏》作者之谜难于大白了。

六、琵琶怨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琵琶不能解除我心中的怨恨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这篇文章讨论了中国古代与琵琶相关的一些主题。以下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

1. 琵琶的历史悠久,在古代是中国最流行的乐器之一。

2.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以其生动描绘的战场场景和强烈的情感而闻名。它的详细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王猷定所著的《四照堂集·汤琵琶传》。

3. 琵琶除了演奏技巧外,还具有丰富的音色变化,可以模拟多种乐器的声音效果。

4. 中国古代诗词中不乏与琵琶相关的描述和比喻,如杨果的小桃红·采莲湖上曲。这些诗歌展现了琵琶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5. 琵琶怨是一个表达个人情感的词汇,意味着通过弹奏琵琶来抒发内心的怨恨或悲伤。

总的来说,文章探讨了琵琶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和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

- END -